被誉为“江北第一祠”的麻城雷氏祠,是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嘉庆6年(1801年),距今已有217年,是鄂东大别山腹地保存十分完好,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一座古建筑。今天我们来分析雷氏祠的历史沿革与文物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优秀的文化,让雷氏祠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1、概述
1.1地理位置
雷氏祠位于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东界岭百亩堰村,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514ˊ,北纬3056ˊ,海拔高程200米。
1.2地理人文环境
雷氏祠在百亩堰塆中部一低山的南面缓坡地带,其坐西北、朝东南,西北靠山,东南正门前方,一条源于慧南山的小溪自西向东流入巴水。西面有一条村道进入祠堂,南面S318公路。祠堂东、西、南三面散落着村民的住房。
1.3雷氏祠基本情况
雷氏祠为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建筑群,由东、中、西三路院落组成,在开间上形成较高的建筑等级。中路院落是祠堂的主体,祭祀的场所。东、中、西三路院落的入口均设在南面。祠堂总面阔23.55米,总进深29.28米,占地面积689.54平方米,建筑面积722.57平方米,总高9.39米
麻城雷氏祠航拍图
2.雷氏祠的历史沿革
2.1历史沿革
光绪三十一年《雷氏宗谱》记载,“始祖贵一公当宋末金人贻忧半壁四毒中原……,祖自饶州府乐平县瓦 坝渡江避乱,始迁湖北齐安郡古木兰县,卜居永宁乡之黄泥坳姓雷湾……。”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雷氏第三代传人贞一公、福五公、福七公三房在黄冈庙合修雷氏祠。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福五公一支,在现雷氏宗祠基址上建造雷氏香火堂族祠。福五公后裔不断发展壮大,子孙繁衍昌盛,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将香火堂扩建为雷氏祠,宗祠形成现有规模。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麻城境内顺河、乘马两区发生“黄麻起义”。起义遭围剿后,有一支起义队伍转战到麻城东山雷氏祠休整,被国民党清乡团发现,集重兵火烧雷氏宗祠,富丽堂皇的雷氏祠变为一片废墟。雷氏子孙多方筹措资金,众多雷氏亲友解囊相助,于翌年(公元1928年),耗资十余万大洋,在原址重建。
文革十年动乱时期,雷氏祠又遭破坏,祠内雕像、彩画被毁坏,匾额、楹联被烧毁,戏楼破坏尤甚。
1985年,麻城县人民政府公布雷氏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雷氏子孙1844户再次捐资128600多元修缮雷氏祠。
2008年3月27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雷氏祠为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2历次维修情况
祠堂里的捐资碑、匾上显示,2002年、2012年、2014年,雷氏子孙捐资维修了雷氏祠。
3.雷氏祠的文物价值评估
3.1 历史价值
祠堂是祭祀祖先和先贤、族人聚集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是同姓家族聚落的中心。宗法家族制度在中国较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在社会教化、村落自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雷氏祠自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始建,历经兴衰,延续至今祠宇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祖训、族规、族谱留存。族谱记载了雷氏始祖贵一公为躲避宋金之战乱,自江西乐平县迁徙至湖北木兰县,对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人口迁徙提供了文献依据。
雷氏祠至今延续了传统的祭祖仪式--走礼,走礼为麻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3.2 艺术价值
雷氏祠平面布局为三进两天井,从南向北依次分布为门楼、戏楼、天井、议事厅、天井、香火堂,是中国传统祠宇类建筑形式的体现。雷氏祠一进天井内建有石拱桥,天井两侧设乐楼,有别于其它祠堂,较为独特。
祠堂建筑高大,东、西、南三面云状山墙层叠、环绕,墙面波浪起伏、云卷云舒,祠宇犹如耸入云间。祠堂内部装饰富丽、空间幽深,营造了神秘、威严的祭祀环境。雷氏祠装饰大量的石雕、木雕、灰塑、彩绘。尤其是石雕,有平雕、圆雕、浮雕、高浮雕、透雕,图案有盘龙、麒麟、狮子、人物、故事、花草等场景,题材丰富、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3 科学价值
雷氏祠坐西北朝东南,背山面水,是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选址上的体现。祠堂是同姓家族聚落的中心,是家族聚落区域最为重要的建筑。雷氏祠建筑规模大、用材讲究、装饰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家族的权势和财富,是当地建造技术、建造工艺、建筑装饰高水准的体现。雷氏宗祠柱子采用下石上木的结合,石柱高1.47-2.53米,构造上有利于木柱的防潮、防腐。议事厅、香火堂的大梁因材就料,利用木材自然的弯曲形成梁的起拱,兼顾了木材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利用率和构件的外形,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南立面
麻城雷氏祠,被誉为“江北第一祠”。因其具有较高文物价值,2018年9月始,麻城市文物部门正在向上积极申报,争取将麻城雷氏祠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申报成功,将会极大的促进麻城雷氏祠的保护利用。目前,麻城雷氏祠文物保护工程已启动,助推麻城雷氏祠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我们一起来静候麻城雷氏祠的佳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