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桂阳县洋市镇庙下古村雷氏祠堂戏台上,湘剧团在表演《拜寿》。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2月2日,郴州桂阳县洋市镇庙下村雷氏宗祠里热闹非凡,戏台上传统湘剧《桂英献宝》精彩上演。“穆桂英”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尽显湘剧曼妙,引来四面八方的观众。
桂阳是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湘昆的发祥地。长期以来,昆剧、湘剧、祁剧、花灯戏等在这里薪火相传、争奇斗艳,被外界誉为“戏窝子”。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桂阳采访发现,不管是在繁华的县城,还是偏远农村,一座座戏台聚集着一群群人,给节日带来了喜气,给群众带来了欢乐。
演戏娱乐遍城乡,独留余韵烟雨中
素有“汉初古郡、楚南名区”之称的桂阳,地处骑田岭北麓,“控引交广,襟带湖湘”。同时,这里流金淌银,“八宝之地”声名远播。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繁荣带来了文化繁荣。在古代,桂阳巫觋歌舞盛行。到明清时期,随着采矿冶炼业等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也一派兴盛,演戏娱乐之风遍及城乡。作为戏曲活动重要的演出场所——宗祠戏台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桂阳县文管所所长欧阳湘英介绍,据普查统计,全县存有明清宗祠戏台481座,可与“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古戏台媲美。
桂阳的宗祠戏台大多为四进,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天井、第三进中堂、第四进神堂,硬山式顶,整体布局体现儒家礼俗和道教天地人合的思想理念。它们散落在一个个古村落里,集匾刻、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于一体,兼备祭祀、教学、文化娱乐诸多功能。
数百年来,这些砖木结构的宗祠戏台独留余韵烟雨中,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瑰宝。
走进黄沙坪街道大溪村,村里骆氏宗祠戏台保存完好,单檐歇山顶,台基高1.9米,进深8.6米,台面阔6.3米。戏台顶篷正中设制八卦藻井,前檐抬梁雕刻双龙戏珠及花鸟,形象生动。前、后台置屏风,上书“有庆”字匾,中间绘人物图案。村里人介绍,该戏台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已“惯看秋月春风”近500年。
驻足骆氏宗祠戏台前,看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似乎听到了子龙的战马在舂陵江两岸奔跑的“哒哒”蹄声。
“学冠四科德配孔,礼宗三代乐追韶。”在流峰镇竹溪村岭背自然村颜氏宗祠戏台两侧,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竹溪颜氏是“复圣”颜回的后裔,从戏台对联就知其家学渊源深厚。
颜氏宗祠戏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台面阔6米,进深4.5米,前、后台以木板屏风相隔,两边门额分别书“出将”“入相”字样。戏台前左右两边各一条2米多高的石雕盘龙缠柱,气势恢弘。戏台的封檐板是镂雕的“虞舜孝感动天”“闵子骞单衣奉亲”等二十四孝图图案,栩栩如生。
桂阳的宗祠戏台十分精美,文博专家、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李建毛看后赞叹不已:“不亚于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中国艺术研究院相关专家在深入考察桂阳的宗祠戏台后,也给予很高评价:“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古代建筑群,要加以重视保护。”
据了解,目前,桂阳已有岭背颜氏、大溪骆氏等21座宗祠戏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大部分宗祠戏台长年受风侵雨蚀摇摇欲坠,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昆曲扎根唱兴衰,湘剧祁剧百花放
起源于元朝末年江苏昆山一带的中国昆曲,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昆曲对京剧和众多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影响,有“百戏之母”之称。
后来,昆曲从江苏流传到浙江、湖南等地。据《湖南地方剧种志》记载,昆曲自明万历年间传入湖南,在湖南扎根最深、专业班社最多且持续最久者,以桂阳州为甚。
昆曲为什么能扎根桂阳?致力于昆曲研究50多年的桂阳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副研究馆员彭德馨分析,这与桂阳所处地理位置和当时发达的工矿经济有关。这里商贾云集,形成了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为昆曲发展提供了土壤。
昆曲传入桂阳后,经长期演变发展,结合当地人民生活、语言和民间音乐,变吴音为楚声,形成了具有山野气息的昆曲支派——桂阳昆曲。
彭德馨说,昆曲在桂阳的流传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兴衰。
清末民初,桂阳先后涌现昆文秀班、新昆文秀班、昆舞台等28个昆曲班社,他们演出剧目丰富,仅光绪年间的手抄记录大戏就有44本。演出过程中,还吸取祁剧、花灯戏及外地剧种的内容,共演出剧目100余个,演出足迹遍布桂阳城乡与周边州、县及粤北。每到一地,由当地父老点戏点角色,随点随唱,受到观众称赞。
在大溪骆氏宗祠戏台屏风背面,记者看到清嘉庆年间福庆园戏班在此演出16天、56个昆曲节目的题壁。
在新田县石鼓寨宋家祠堂里,也可看到桂阳盖昆文秀班在此演出13天、日夜两场、不唱重戏的记载。
桂阳昆曲兴盛的背后,是一代代昆曲艺人的执着坚守。
1878年,15岁的谢金玉入行桂阳昆曲文秀班,他勤学苦练、勇于创新,吸取桂阳丝弦、锣鼓、宗教音乐伴奏,形成了既有昆曲清丽高雅的传统,又有独特桂阳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谢金玉一生创腔度曲,传说81岁临终前,犹吟唱昆曲一夜。生前,谢金玉还精心育徒,人称“大先生”,当时名角张宏开等就出自其门下。
张宏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表演的昆曲《藏舟》,改荡桨行舟为长篙撑船,呈现出美女操舟的美妙画面,每次演出满堂喝彩,台上铜钱飞溅。人皆赞之:“一篙抵得八百吊,身段迷人到梦里。”
后来,由于花部戏曲兴起及昆曲难学、传承慢等原因,桂阳昆曲一度衰落。1929年,桂阳最后一个昆曲班解散。
1951年,桂阳湘剧团成立,聚集了一批先前习唱戏曲的老艺人,桂阳昆曲、湘剧、祁剧等得到有力传承,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1956年秋,浙江昆剧团进京演出《十五贯》引起轰动,激起从昆舞台落靠到嘉禾县革新剧团的昆曲艺人肖剑昆、肖云峰等人的演出热情,他们恢复排练了《武松杀嫂》《琴挑》《偷诗》等昆曲剧目。
同年,来长沙演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得知桂阳昆曲的有关情况后非常高兴,并首次用湘昆称呼桂阳昆曲。
1960年2月,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成立,聘请桂阳昆曲老艺人肖剑昆、肖云峰等人传艺,后更名为湖南省昆剧团,历久弥新的湘昆在全国及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借得东风催枝发,古老艺术焕生机
数百年来,桂阳的宗祠戏台不仅留下了地方花灯戏发展繁衍的历史足迹,还养育了湘昆、湘剧、祁剧等,宗祠戏台与当地戏曲发展血脉相连。
如何保护好数百座宗祠戏台?怎样挖掘传承湘昆、湘剧、祁剧、花灯戏等,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近年来,桂阳县以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重点抓住“郡县范本”“千年矿都”“千年戏曲”三大特色文化做文章,让桂阳文化更好走出桂阳。
桂阳县文管所所长欧阳湘英介绍,县财政每年安排宗祠戏台保护引导资金,引导当地群众维护修缮宗祠戏台,并积极推动宗祠戏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桂阳宗祠戏台也受到上级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重视。
2015年,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在桂阳考察宗祠戏台后疾呼:“好好保护这些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今人责无旁贷的重任。”
目前,省文物局在筹划把桂阳宗祠戏台与汝城古祠堂,打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为加强对湘剧高腔、昆腔、弹腔等传统艺术的保护,对桂阳昆曲进一步挖掘,文化体制改革时,桂阳湘剧团改为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县财政每年拨款,用于戏曲人才培养,排演传统剧目,打造一批精品,推动戏曲进校园、社区、农村。
桂阳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谢能姣介绍,目前已发掘、整理传统剧目100余出,不但排演了《白蛇传》《三请樊梨花》等50余出传统剧目,还打造了湘剧昆腔《一天太守》、大型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等精品力作。去年9月,《赵子龙计取桂阳》作为我省“湘戏晋京”剧目,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成为“湘戏晋京”压轴之作。
在桂阳,还先后成立了洋市镇庙下村湘剧班、太和镇神下村祁剧班等20余个业余剧团,逢年过节演戏、看戏蔚然成风。
方元镇燕塘村村民王开任是一位经济能人,也是一个戏迷。他自掏腰包100多万元,购置器乐、戏服,组建花灯戏班,并担任班主。他组织排练剧目,为群众义务演出。“现在政府鼓励发展传统文化艺术,既然自己有一定能力,就该为花灯戏传承做点事。”王开任说。王开任组建戏班的消息传开后,许多花灯戏迷纷纷加入戏班,参加排练和演出,不计报酬。
“借得东风催枝发,古郡幽兰溢香远。”在桂阳这块沃土上,古老的湘昆、湘剧、祁剧、花灯戏等将焕发新的生机,花繁叶茂、绚丽多姿可期。
(湖南日报 记者 白培生 颜石敦 周海燕 王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