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姓网

当前位置:雷姓网 > 寻根溯源 > 源流迁徙 >

雷氏源流概述
时间:2021-12-28 来源:中华雷氏文化研究会 浏览:
打印

                                                     雷氏族徽

  中华民族上下有五千年历史,统称“炎黄子孙”。炎、黄之出生留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采用碳14测年方法,于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雷姓修谱,世系源流追溯至神农氏炎帝时期,前有近二千年无史料记载,都是神话传说,其可信度较低。根据神话史料记载:当时,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相互征伐,并在战争中加剧融合,最终形成以黄帝为首的民族共同体,跨越数千年,繁衍生息至今。
中华雷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姓氏,源远流长,与华夏共生,与炎黄同源。在当今的《百家姓》中排名第七十九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4%,据国家2013年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雷氏在中国有三百一十九万余人(号称四百万),属于中华大姓。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
 
“雷”是会意而兼形声字。



如图所示:
  甲骨文象形,中间像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自然界的雷电现象。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下。金文在上面增加雨点,小篆变成了会意,从雨,下面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原始社会初民崇拜“天一生水”的宇宙观,以“雨下之田,滋生万物,周围环以电光”的自然现象为图腾,认为雷的威力迅猛,伴随闪电而至,能轰毁林木人兽,因而对雷非常惧怕,同时也带来崇敬的心情,奉它为雷神,又称雷师、雷公,”于是,人们对“雷”产生了自然崇拜,崇拜天上下雨润泽山川田地万物而为图腾,嗣后从自然崇拜变成了图腾崇拜,以“雷”命氏族名,形成“雷氏族团”。以“雷”称常住之地,有“雷泽、雷首山”等地名……最终产生了雷姓。 
 
第二节  雷公西陵雷氏族团祖原――神农氏
 
  雷氏族团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部落族群,以游牧的方式生活。司马迁《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山海经·海内经》有“黄帝妻雷祖,生昌意”,可见,“嫘祖”通“雷祖”。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著《山海经笺疏》中有“雷,姓也;祖名也。”“嫘”、“雷”二字古通用。“嫘”,既留下了母系氏族的遗迹,又留下蚕桑农业和制衣纺织的信息,这些都是神农氏族的信息。“嫘”字中的“累”,其义为丝绳,偏旁下部的“系”就是蚕丝或绳索状,绳索由成丝的纤维搓成,有养蚕缧丝、纺纱织布之意。“雷祖”发明制衣,便称她为“嫘祖”,因嫘祖是黄帝妻子,后人也言黄帝发明纺纱织衣。
  可见,西陵族团为雷姓,西陵族团就是雷氏族团,雷公是雷姓族团首领出任黄帝联邦集团大臣。雷公与嫘祖都是雷氏族团人员。
  雷公及雷姓族团再溯祖原,就是神农氏族了。雷公与黄帝的对话中言及“上至神农”。汉代《神农本草经》言:“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证神农氏族是中草药治病的发明者。又《尚书·周书》曰“神农,耕而作陶”。嫘祖、雷公及雷姓族团都是神农氏族的后裔。雷公作为医道世家而成为黄帝医臣是举贤任能的结果。
  考古发现,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先后出土有古城遗址、氏族墓葬、大型祭坛、人工栽培物种和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等大批珍贵文物;出土了稻、瓜、菱角、芡实和莲子等多种人工种植和野生植物籽以及牛、猪、羊、狗、鹿、鸡等多种家养和野生动物骨骸;出土了原始居民掘土工具“木耒”;发现距今约9000年的总量1.5万粒的人工栽培稻炭化稻谷和稻米;发现了距今约6500年的大量稻田实物标本和水坑水沟等原始灌溉设施以及炭化稻谷叶等大批遗物。这是至今世界上发现历史最早、保存最完善的水稻田。而湖南省道县一万二千年前“玉蟾岩古栽培稻”遗址和一万二千年前古陶片的发掘,又把人类稻作历史和制陶历史向前推进了数千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野生稻就是在玉蟾岩附近的江永县发现的。道县玉蟾岩一万二千年前古栽培稻和古陶片标志“神农教民耕而陶”的神农氏时代的开始,澧县城头山古城(有大型祭坛)遗址和古水稻田遗址是神农时代的兴盛时期,也是神农时代的都城所在地。湖北神农架也是神农时代活动的遗址。发掘的以上地下文物确证(且为全国唯一确证)湖南是神农氏族的发源地,炎帝是神农氏族的杰出代表,炎帝陵在湖南炎陵县,嫘祖墓在南岳衡山岣嵝峰。雷氏族团出于神农氏族。
 
节  雷姓族团与黄帝族团的关系
 
  历史学家研究证实,黄帝时期是一个长达一千余年文明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雷姓族团与黄帝族团的关系甚为密切。彼此相邻而连在一起,且相依发展、相伴迁移。嫘祖是黄帝的正妻,雷公是医官。黄帝族团早期生活在陕西姬水流域,雷姓族团生活在陕西冯翊,即今之白水县冯雷镇一带。周围有“雷塬”、“雷村”、“雷家洼”、“雷甫”、“雷家岘”,大都为洛河流域,并与陕西桥山黄帝陵相毗邻。汉武帝时改“河上郡”为“冯翊郡”,为京都长安“三辅”(左冯翊、京兆、右扶风)之一,辖二十四县。“冯翊”作为地名早已有之,即“冯翊雷”(简称“冯雷”),因雷姓族团长期辅佐黄帝族团,黄帝族团依靠雷姓族团而命名。汉武帝改河上郡恰好利用“冯翊”有辅佐之意而为“冯翊郡”。自汉以后,原本的“冯翊雷”地望自然就成了“冯翊郡”地望名称了。而“三辅”中的“扶风郡”、“京兆尹”并无“辅佐”之意,可证。“冯翊雷”之名应该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指语言称呼)。
  雷姓族团与黄帝族团是联姻族团,雷姓族团并随黄帝族团东进南迁。到黄帝中期,西陵雷氏族团迁徙河南西平,黄帝族团迁徙河南新郑。中原西陵成为雷氏族团的主要集聚地。2006年,河南西平嫘祖文化研讨会诸多专家认为黄帝时期(当为中后期)“西陵氏”居地为今河南西平县。言:“西平北距黄帝故里新郑仅 120公里,黄帝与嫘祖的联姻正是黄帝轩辕族团与炎帝族西陵族团的融合,并结成地域性联盟。甘肃武威汉简记载有‘汝南郡西陵县’;《水经注》载‘西陵平夷, 故曰西平'。 可知西平县古称西陵,乃嫘祖西陵氏族团居地。”陕西冯翊与河南西陵成为黄帝时期全国雷姓之地望,即雷姓发祥地。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黄帝南巡一直到达湘江,嫘祖紧随黄帝而行,到过长江,故宜昌有西陵峡,到湘江,嫘祖因长期奔波劳累而崩,葬于衡山。清代《南岳志》引《衡湘稽古》:“嫘祖从(黄)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岣嵝有嫘祖峰,上有嫘祖之墓,谓之先蚕冡。西峰下曰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祀之为先蚕也。”这是全国唯一有史料可考,有冡墓可祭的嫘祖葬地。
 
第四节  河南嵩山之方雷氏
 
  随着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深化,一些学术禁锢不断被突破。中原早期文明形成过程中外来因素的存在,会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人类的繁衍迁徙须从考古学、文献学、人种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梳理。《元和姓纂》载:“雷姓,方雷氏之后,女为黄帝妃,生玄嚣,是古诸侯国也”。  《古今姓氏书辩证》载:“雷,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
  方山古诸侯国,起源于上古黄帝朝,约公元前2697年至2100年之间。方雷氏与西陵氏都是雷姓部落发展而来,都是雷姓部落联盟的重要成员,因地域不同而称为方雷氏和西陵氏。“方”是一个雷姓部落居住地的名称,而“雷”则是整个雷姓部落联盟的总称。“方”,“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方雷氏之后’。方雷氏,黄帝次妃女节,其后或简而为方氏”。就是说,方姓是居住于“方”的雷姓后裔,因为他们姓雷而居于方而称“方雷氏”,后简称为“方”了。“方雷,历史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黄帝妃西陵氏女名方雷之后’。据此,《姓氏词典》亦云:‘系黄帝妃西陵氏名方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亦称:‘为黄帝元妃西陵氏方雷的后代’”。方雷氏与西陵氏同为雷姓,都是从雷姓分化出来的。“方”又因雷姓部落一个分支在此居住而曾被称为方雷氏之国。
  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三说孰是,今已无考查之可能与必要。对于此类沪传千年后才被记入载籍的史前传说,史学家注视的焦点,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则是该传说反映出的族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变的过程。
  封雷公后裔食邑方山,是为方山侯。这一支雷氏就称为方山雷氏,简称方雷,世人俗称其为方雷氏,其后裔仍为雷姓。出土西周《师旂鼎》铭文有“唯三月丁卯,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雷”,历史学家唐兰认为“这件铜器的铭文成为方雷之地的最早出处”,即铭文“方雷”是地名。封国后,“方山雷氏”兴旺发达,方山成为雷族后裔的一个名望居住地。据“2017年登封方山古国暨雷姓起源研讨会”考证,方山就是河南嵩山一带。

 雷姓各省历代老谱记载:
 《山西雷氏来历序》载:
  雷氏出自方雷氏,以国为姓,后单姓雷。按《姓氏书辩证》载:“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
《福建上杭谱序》载:
  溯我族肇自方雷氏为黄帝臣,列诸侯之国,以国著姓阙姓曰雷。受姓以来绪引绳贯,明德显官代不乏人,然世次难以代举。又奚敢强为附会?
《安徽桐城雷氏宗谱序》载:
  我雷氏始于黄帝臣,受封方雷氏,居雷泽地,阙名雷公,以国为姓阙后。后汉有义公,时雷方盛于关中。
《贵州遵义雷氏家谱源流序》载:
  我族之得姓者,自方雷公出,于公孙轩辕时,炎帝神农氏裔也。因其君榆罔费德,隐居雷首山时,人乃缘山以名,且以公能察万物之姓性,号方雷公。而雷氏之姓自滋始亦。
《湖北·通城雷氏纂修宗谱序载:
  吾祖自西陵氏衍庆分封方雷氏,阙后有雷公相黄帝成内经为医道,济生民泽流万世。
   因此,根据上述资料证明,雷氏族团“雷”为华夏雷氏的得姓来源。 

节  雷氏主要分支源流
 
  华夏姓氏,有的一源多姓,有的一姓多源,雷姓属于一姓多源的姓氏。
  一、源于黄帝时期有大臣医家名叫雷公。这一支雷姓是中华雷氏的主流,人口占全国雷姓的60%。雷公是有古代文献明确记载的最早的雷氏始祖,是父系氏族产生姓氏以来最早的雷姓。黄帝时期是一个族团联邦时期,即“协和万邦”的时期,各大族团首领出任联邦集团大臣,雷公为当时雷姓族团首领出任黄帝联邦集团大臣。《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名轩辕,称其族团为轩辕氏,轩辕氏族团是当时中华最大的一个族团,能主宰联邦集团事务,具有宗主国地位,因而轩辕氏族团首领出任联邦集团领袖,即称黄帝。《山海经·海内经》言“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即黄帝之妻为雷姓。黄帝轩辕族团能与雷姓族团互相联姻,可见雷姓族团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个族团。《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坐明堂与雷公论医道的长篇对话: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雷公是神农氏的后裔,继承和发扬了神农氏研万物、究习性的传统,对医理研究很深,成为黄帝医臣,常与黄帝讨论医术。至东周有人将其整理成名著《黄帝内经》。雷公被誉为古代的“医圣”、”药祖”
  《素问》中还有黄帝与岐伯的对话,这些足证雷公、岐伯在黄帝时期的医臣地位,而被后世尊崇为两大医圣,甚至有“太乙雷公”、“天师岐伯”之称,显然雷公已被后世尊奉为医道巫觋创始之神,远古时期医就是巫,巫即能医。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黄帝与天师  (岐伯)对话”,可见“天师岐伯”、“太乙雷公”之称由来已久。“太乙生水”是五行之原,太乙是观天文制历法的一个准星,看来雷氏祖先发明“太乙历”的说法是颇有渊源的。
  历史上,全国各地雷氏族谱均尊黄帝大臣雷公为雷姓始祖。宋代《鄱阳雷氏谱序》(宝文阁侍制、朝议大夫章御撰)载:“雷姓出于黄帝臣雷公之后,子孙因以为氏,自三代以来其为名氏族也久矣”。清乾隆二十一年《建昌北山大成总谱序》(康熙辛卯科举人雷腾蛟撰)云:粤稽吾祖出于轩辕帝相(雷公)受氏,封诸侯之国,郡曰冯翊。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雷氏族谱》,有大学士雷鋐考订的《雷氏受姓考》中认定雷公为雷姓始祖:“今考黄帝咨于岐伯、雷公,意当时必有其姓,及详考《路史·国民纪》有雷国,注雷伯国,序在岐伯之后榆罔之前,殆皆一时诸侯。伯其爵,而公则名。……想我雷氏所出总不外此三者,……惟以雷公为断庶乎,其有据也。”后标明“全族敬录”附列“一世祖 雷公,妣依氏”。清同治九年庚午雷氏《燕京通谱序》(通谱总理、时任四川清军民抚雷松青撰)载:“余族受姓始自敩公(敩字误,实指雷公),为黄帝之臣”。清代《兴国雷氏谱序》(赐进士出身、知四川重庆府南川县事加三级、国子监学正彭复撰)云:冯翊雷氏,系出黄帝臣雷公之裔。清《雷氏宗谱序》(赐进士出身、前任九江府德安县教谕刘国栋撰)云:雷氏受姓之由始于黄帝时,阙后贤哲挺生。可见,尊黄帝医臣雷公为雷姓始祖,是历朝历代各地先贤编修雷氏族谱的共识。
  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载:“雷氏,黄帝时雷公之后。汉有雷被、雷义、雷绪,晋雷焕,后魏雷绍,秦雷弱儿,唐雷万春、雷满、雷颖、宋雷德骧……”。清代光绪《词源》:“雷公,人名,黄帝医臣,善医,《素问·著至教论》载: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今本《词源》因袭载录。《路史·国名纪》载:“三皇世有雷伯国”,“汉有雷侯,属东海(郡)”。
  二、源于高辛帝赐姓,高辛帝三公主生三男一女,长男赐名盘自能,次男赐名蓝光辉,三男赐名雷巨佑,为畲族雷氏始祖,是雷姓第二大支脉源,闽、浙、赣畲族雷姓,大多源自广东潮州凤凰山;有部分畲族雷姓,因居住地的原因,也由汉族转化成畲族。
据雷弯山教授著的《畲族源流史》载:畲族雷氏源流,是古代南方人的血统,与中原地区人的基因不同,因久居岭南地区,形成独有的风俗、习惯、语言等。分布在闽西、浙南、贛东等地区的畲族雷姓,占40%是焕公之后改族移居此地,据今初步统计,人口有十余万人。
  三、源于潳山蛮,据《姓氏考略》载:东汉时南郡有潳山蛮,亦称南夷,有盟长雷迁,居荆襄。后又南迁岭南,分苗族、瑶族、侗族、等族雷姓。本支少数民族雷姓分布在今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初步统计五省不足三万人。
  四、源于南安羌族,东晋十六国时期,有南安羌族雷姓,前秦丞相雷弱儿即代表人物。其部族游牧于青海、甘肃一带,经天灾、战乱,至今两省本支系雷姓,户籍人口统计不足两千人。
  五、源于蒙古族有元代乐器“大、小忽雷”,称演奏者为忽雷氏,后有子裔改雷姓,居内蒙古东北部一带。
  六、源于清代满洲八旗有刘佳氏之后、及女真阿典氏、乌噜氏等,改为雷姓者,居吉林、黑龙江等地, 
  七、源于汉族其他姓氏改为雷姓:
1、明末李闯王杀进京城,代王朱启鲲、朱启鲸兄弟,因母姓雷氏,其子四人及孙皆改雷姓,现居北京、河北、山西一带,本支雷姓今有两千余人。
2、还有四川渠县,因雷姓族人巨族势大,别姓怕受外人欺负,五姓联宗改为雷姓。
3、山东也有李姓改为雷姓,但人口极少。
 
节  分布与迁徙
 
  商末周初,有雷倡、雷震。震公助周武王伐商有功,食采冯翊地,后封侯食邑江西豫章地。
  西周,方山国灭,雷氏从中原嵩山西迁关中秦川八百里民殷富庶之地。雷氏关中所居之地即为堩上冯翊古地,属商汤西岐西伯侯国东部地域。商代推翻了夏代政权,雷族曾一度默默无闻,直至晚商便有雷开为王朝大臣且得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有晋国军七舆大夫雷虎,并同其他二十七舆大夫助晋献公扩疆强国,使晋国成为天下七雄之强。
  楚国南方雷氏属于百越土著民族雷氏。秦始皇灭六国后,为统一百越岭南疆域,由尉屠睢率中原五十万大军戍五岭,攻岭南三年不下于战中身亡,后换帅赵佗征服百越。在这一战役中五岭地区部分土著民族雷氏被迫南迁越南、云南、贵州、老挝、缅甸、泰国等地,也有中原五十万大军中的部分雷氏戍守五岭繁衍后代。同样,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后,至汉武帝时期为收复赵佗“南粤割据”,发六十万大军征服南粤时,岭南地区部分土著民族雷氏又被迫南迁越南、云南、贵州、老挝、缅甸、泰国等地,又有北部六十万大军中的部分雷氏戍守五岭繁衍后代,定居岭南。
  西汉有雷君驻守九嶷定居九嶷山,二千一百八十六年前随棺下葬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的地形图其九嶷山北部就标有“雷君”望族居住地。西汉还有雷被称誉淮南王府八公之第一剑客。汉代,全国雷姓之郡望在陕西冯翊郡。“冯翊郡雷氏”一词始于此。
  西晋天水人雷重华,为西晋左仆射后授宰相,有子五即王保、候保、公保、伯保、卿保。中有王保者授礼部尚书,为官清廉,体恤民情,逝世后天降甘霖,民立庙祀之有求必应,在今天水有雷黑爷庙,后改为甘南地区雷氏宗祠。当地每年3月初8清明节,有庙会纪之。甘南地区雷姓出与此支,俗称西北雷王保世系。
  凡修谱,必溯源;遵循“远粗近细”原则。焕公世系的《雷氏宗谱》,最早的雏谱诞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是焕公的第十二代孙雷才(字万硕)公刻于石碑。后其子雷泽(字天恩)公,续刻焕祖以来十二世生卒娶葬年月为本宗图录;增刻义公居大雷冈为同宗图;镡公之孙次宗公居南昌为支派图,总名“族统”。
  才公书《石碑引》,说“吾雷肇名冯翊,逖远莫稽,分祚豫章,见闻可考。自丰城县得孔章公作令,布仁惠于祖孙,贻会昌乡得象瑞公卜居,垂统基於奕叶,延今十二代,固无崇爵相绳,反巳满腔中益,质苍旻无忝肆,记石刻永示后裔”。
  后来的先辈们在续谱时,按八八六十四卦,增置了自雷公至焕公为六十四代。今人发现这六十四代不符合人类的繁衍规律,今按平均代距25—30年计算推测,确定为110代(这推算方法不科学,只供参考),记录老谱上已有的先祖名讳,没有名讳的今人不敢妄定,等待后世贤昆考证补录。
  雷氏族人对雷氏上古源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正式成文的有广西雷寅威教授撰写的《雷氏源流考略》,福建雷弯山教授的《畲族源流研究》中关于畲族雷氏源流。
  河南雷德正教授对雷氏根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收录到《附录·寻根溯源》篇之中。
 
 
中华雷氏统谱编辑部
2018年12月